欢迎光临山东省工商业联合会官网!

“枣联枣好”创品牌 “强市兴市”当先锋

发布时间:2022-07-31 11:17:41 人气:217

今年以来,枣庄市工商联牢牢把握“两个健康”主题,紧紧围绕“工业强市、产业兴市”战略,充分发挥“联”的优势,积极打造“枣联枣好”工作品牌,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一、聚焦“联心”,推动红色教育培训与民营企业家“联”得更准。

围绕“迎七一·庆生日”“喜迎党的二十大”、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等专题,组织“枣庄民营经济大课堂”、民营企业家“思政·经营”能力提升研修班等培训21班次,累计3750人次参加学习。精准对接需求,为企业发展把脉定向,开展“助企开门红”“企业进部门·走进税务”专场、“专利融资”协商议事、“赢在中层”专题赋能班等专场培训活动10次。

二、聚焦“联通”,推动党委、政府与民营企业“联”得更顺。

推动建立市级领导联系服务民营企业、商协会机制,完善工商联驻会领导联系直属商会制度,与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谈心交心制度。创新政企沟通方式,构建民营企业困难问题“反馈—协商—交办—跟踪—评价”闭环系统,打造民营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“精细化、常态化、品牌化、特色化、务实化”的沟通平台。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举办“枣联枣好”系列座谈会、恳谈会,组织民营经济人士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及部门建言献策,《关于疫情防控、复工复产的建议》获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。着眼助力民营企业发展,维护合法权益,开展助力小微企业发展“春雨润苗”行动,建立健全民营企业“走出去”风险防范机制、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、服务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帮办代理机制。

三、聚焦“联盟”,推动工商联与商会、与民营企业“联”得更紧。

加强资源整合,构建“工商联+商会+民营企业”的网格化组织体系。聚焦全国“五好”县级工商联、“四好”商会创建,开展各区(市)工商联、直属商会“互比互学”交流活动。召开直属商会座谈会、商协会融合发展交流会,加强互联互通、互帮互助。积极推动成立异地枣庄商会,编辑异地枣庄商会会员名录,建立招商引资资源库。牵好招商引资的“红线”,引导异地枣庄商会动员枣庄籍企业家和本地山东商会、其他省市商会来枣投资考察。引进鲁南生物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总投资23.2亿元;出资约4000万的乡村振兴粮食种植储备项目正式签约;多条产业转移项目、瞪羚产业互联网项目等正在跟进对接中。

(枣庄市工商联供稿)


实施“红蓝有约”行动

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


近年来,日照市东港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紧扣“亲”“清”,大力实施“红蓝有约”行动,完善政府与民营企业“相约”的机制,,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、问题解决、亲清交往的常态化路径,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。

一、“约服务”,打破服务“卷帘门、玻璃门”现象

东港区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全覆盖全流程全方位改革,在极简服务上与民营企业有了“新的约定”。一是深化“一网通办”“一次办好”,打造手续简、环节少、成本低、效率高的办事流程。二是深入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开展多场景应用、深化大数据融合,实现“极简审批、智慧政务”。三是设立开办企业“一窗通”,一套5枚公章费用、税控设备、银行开户费全部免除。四是创新实行了“帮办代办”“上门服务”“多事一流程”、“办不成事窗口”等服务模式,“窗口直办”将等待时间由30分钟缩短为“即来即办”。

二、“约政策”,解决政策“落实难、落实慢”问题

东港区通过“红蓝有约”这个载体,以企业点单、工商联搭桥、部门送“货”的服务模式,搭建了“约政策”、“定政策”、“架鹊桥”、“送政策”工作流程。构建了“1+N”政策支撑体系,制定出台了《关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实施意见》等的文件10余个。设立惠企政策直通车,每季度梳理各级政策措施,编印《惠企政策汇编》,建立涉企政策目录清单和宣讲人才库,举办了“联润亲清”大讲堂进行政策宣讲。

三、“约法律”,解决法治保障“不到位、柔性弱”问题

打造“法律之桥”,与公、检、法、司、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单位建立联系协调机制,全力构建“1+5”维权服务体系,即与区司法局合作成立了“东港区总商会调解委员会”;联合区公安局建立“警务联系点”;与区检察院合作开展涉案企业第三方评估工作;与区法院共建“商事纠纷调解中心”;与律师事务所组建了“公益律师顾问团”,共同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。开展“律企同心同行、携手共促发展”、“三送三问”进企大走访活动,组织28家律师事务所、法律服务所对全区160家中小微企业开展“遍访”,进行法律体检,。

四、“约金融”,解决企业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的问题

东港区利用“红蓝有约”,工商联当好“媒婆”,推动政银保合作,构建商会+金融助企发展新模式,较好的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问题。设立全省首家“政银保综合金融服务站”,首创政银保一站式服务模式,创新开发了人民银行区块链下信保融资、银保合作贷、信保贷等新型融资产品。创新“商会+金融”服务模式,与东港区农商行签订合作协议,搭建党建共建、金融赋能平台,组织5家基层商会和行业商会与农商行签订合作协议,现场为商会和企业授信,为进出口商会设立“春暖外贸贷”,为基层商会设立“商会贷”。

五、“约同心”,解决“政企沟通难、不理旧帐”问题

与区委统战部联合下发《关于开展“红蓝有约”政企面对面活动的通知》,每月举行一次“红蓝有约”政企面对面活动,邀请涉企部门参与,以工作专报的形式向有关部门进行交办,限期解决,形成“问题收集—亲情恳谈—政策宣讲—交送办理—反馈评价—综合考评”的工作模式。通过线下“政企面对面”,区工商联与农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11家商协会与其签订合作协议;3家商协会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、山东外国语大学签订联合培养技术人才协议。

六、“约培训”,解决企业“发展能力弱、创新力不足”的问题

依托“海曲大讲堂”“同心讲堂”和“联润亲清大讲堂”等平台,强化企业家教育培养,坚持“企业家培养企业家”,开展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,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,以老带新。依托楼宇“两个健康”服务中心,以党建培训为主要内容,以企业需求为根本导向,党校、部门、学校资源同心助力,着力打造“N”种培训教育模式,着力做实“三堂(NR人才倍出大讲堂、劳动法务大讲堂、税务大讲堂)四会(天生我才心有用招聘会、青年创业就业指导会、读书会、鹊桥会)”,搭建“三嘉三会(红嘉党建圆桌会、商嘉企业联盟会、安嘉党群恳谈会)”平台,助力楼宇企业开启发展新征程。


(日照市东港区工商联供稿)


“崮乡红商”:弘扬沂蒙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


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,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。今年以来,临沂市蒙阴县工商联号召全县工商界人士积极参与“提境界、勇担当、促跨越”活动,进一步传承弘扬沂蒙精神,涌现出了一大批“崮乡红商”。

一是提境界,守初心。坚持党建引领,大力实施“党旗飘扬”工程,充分发挥县非公经济党委作用,通过举办“同心聚蒙·民企讲堂”,不断加强“崮乡红商”思想政治教育,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、有担当的“崮乡红商”队伍,更好地发挥“崮乡红商”队伍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。近年来,涌现出“沂蒙新红嫂”公茂霞、最美拥军人物吴楠、全国劳动模范牛庆花等为代表的“崮乡红商”。

二是勇担当,担使命。新冠疫情爆发之后,县工商联倡议广大会员、商会,弘扬沂蒙精神,践行新时期企业家精神,勇于担当社会责任,糖酒食品、卡车贸易等行业商会组织会员捐赠防疫物资达20万元。北京、上海、济南等异地蒙阴商会积极发动会员支援家乡,爱心企业纷纷捐赠抗疫物资、食品等,广大“崮乡红商”累计捐资捐物达500余万元。上海疫情期间,直播商会等爱心商会企业迅速行动,发起“手足相望·共克时艰”援助在沪老乡活动,短短两天时间,50余家爱心企业捐赠1000余份生活物资定向援助在沪蒙阴老乡,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家乡的温暖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贡献了全县“崮乡红商”力量,彰显了“崮乡红商”新担当、新作为。

三是促跨越,求发展。新时期,广大“崮乡红商”自觉扛起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,深刻理解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,在新时代传承好、弘扬好沂蒙精神,把握时代要求,让沂蒙精神的故事常讲常新、深入人心,散发出新的活力。广大“崮乡红商”将红色基因融入到新时代发展中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,用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!